近日,全省檢察機關掃黑除惡重點工作部署會暨刑事辦案質效工作推進會在我市召開,市檢察院創新推行的“三位一體”辦案模式在全省推廣。
市檢察機關圍繞降低“案件比”、提升辦案質效,探索推行“提前介入、規範退查、均衡結案”三位一體辦案模式,優化整合檢察職權,全程調控訴訟流程,刑事案件辦理質效明顯提升。
訴前介入,下好“先手棋”
日前,德城區檢察院提前介入朱某涉疫情詐騙案,承辦檢察官引導偵查取證十餘份,案件從批准逮捕到一審判決僅用4天,是全省首例公開宣判的涉疫情詐騙案件。
“通過提前介入,把事實證據、法律適用等問題解決在偵查階段,大大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德城區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崔吉鳳説。
我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訴前主導作用,加強對重大刑事案件的提前介入偵查引導,做好證據審前過濾,下好辦案“先手棋”。
“在辦理重大刑事案件,特別在一些新型犯罪案件過程中,檢察官提前介入幫我們明確了取證方向和標準,有助於及時高效打擊犯罪。”市公安局德城分局刑警大隊民警劉春健説。
據悉,2020年我市檢察機關共提前介入各類刑事案件301件,提前介入率同比上升6.8%,對涉黑涉惡和涉疫情犯罪案件做到提前介入全覆蓋。
訴中規範退查,提辦案質效
“從辦案實踐看,‘兩退三延’是影響案件質量的主要因素,我們緊緊圍繞退回補充偵查這個‘牛鼻子’,在審查提速、退查提質、補查提效上持續用力。”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曹曉梅説。
辦案中,嚴格退查案件標準,堅持少退、慎退。設置退前補查程序,案件受理後,邊審查邊補證,審查起訴期限內能夠補查完善相關證據的,一律不再退回補查偵查。充分發揮自行補充偵查作用,通過自行補充偵查彌補證據瑕疵、完善證據體系,自行補充偵查的120餘起案件無一退回。
退查期間,承辦檢察官定期與偵查人員溝通,瞭解補充偵查進展,必要時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
均衡結案,打好“收官戰”
3月10日,寧津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張某、時某等5起“醉駕”案,法院適用速裁程序僅用26分鐘就全部審結並當庭宣判。
“通過與檢察機關有效銜接,提升了案件審理效率,推動了均衡結案,保障了當事人的權益。”寧津縣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範世靜説。
我市檢察機關將案件辦理質效作為檢察官業績考評的重要參考。辦案中,加強案件受理、審結情況的實時監控,優化辦案資源配置,確保案件均衡分配、均衡辦理。
不斷加強審判程序監督,建立超期審理預警提醒機制,對於審理期限屆滿未開庭的案件,主動提醒法院開庭審理,防止審理拖延、案件積壓。全市去年速裁程序適用率42.2%,同比上升18.2%,量刑建議法院採納率達到95.1%。
市檢察院檢察長許勍説:“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承擔着主導責任,通過訴前提前介入、訴中規範退查、訴後均衡結案的流程再造,打造了貫穿整個刑事訴訟流程的優質司法產品、檢察產品‘供應鏈’。”2020年,全市審結率高達95.5%,同比上升7.2%;退查率8%,居全省第二;不退不延案件佔全部受理審查起訴案件的84.8%。
□本報記者董建新本報通訊員高忠祥於騰龍